《教学机智》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0:36: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学机智》读后感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有经验的教师不管课堂如何变化,都能应对自如。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呢?秘密在于他们拥有教学机智。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的灵感活动。事件的发生是非预期的,处理方式是灵感爆发式的。

如同人生不可没有智慧一样,课堂教学不可缺乏机智。有了课堂机智,课堂教学才会多几分灵气,多一些创造,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切都在追求创新,追求尽善尽美,关心每个孩子全面素质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教学机智。我们一面要积极学习名师的经验,一面要自己勤奋钻研,坚持创新,还要心中有每一个学生,时刻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一定会把课堂教学变成一门艺术。

《教学机智》读后感

具有机智的教学,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名又一村"的喜悦。这些高妙的充满机智的教学大多是在风趣的氛围中实现的。教师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具备一些素质和条件。

首先,教师语言要简洁。出现偶发事件时,切忌长篇大论,拖泥带水。要惜话如金,以片言明百意,言尽而意有余。"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并从中受到教育。其次语言要准确,有的放矢,针对性要强。要针对眼前的窟境,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等…而眼前的现状是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另一种事物上,要根据二者建立联系,巧妙地把话题转移。要求教师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要敏捷。第三,要有愉悦性。比喻新颖、幽默、含蓄,力求妙趣横生而鞭辟入里。幽默雅致而不失高贵矜持的风度。否则,教师疲惫学生无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师的语言要有语言家的用语准确,教学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感情丰富集于一身。

其次,要有丰富的学识做后盾。语文教材涉及面极广,这就需要教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广博的学科知识。这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同时,我们教学的对象--学生,他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作用于他们的感官,给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由此观之,教师并不能专注于、局限于教材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钻研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同时,应时刻关注社会、对社会现象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具有正确认识社会、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然而,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里作出反馈,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积累各方知识。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学科的范围内,对于不是本科的知识也应该懂得,尤其是心理学,如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更是教师务必涉猎的范畴,因为教书与育人是无法分开的。教育是一门教人育德的艺术,不了解孩子,包括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等,就谈不上教育。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所说的:"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所以,教师应该使自己的知识如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只有这样,才能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再者,要深钻教材,对话文本。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做到"懂""透""化"。首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应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仗。备课时,应关注、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读懂课文内涵,读懂语言文字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读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其次,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且对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如何以学定教,备课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从中也感悟到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最后,是信任学生,灵活处理。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平时耳闻目睹甚多,视野开阔。有时教师不甚了解的事,他们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在教学中偶尔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教师可灵活对待,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想法,有时会茅塞顿开。教师可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谈谈,你听了同学们的意见后,你认为哪些同学说得更有道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且学生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教师自然得到启发,并适时点拨,通过比较后求佳,树立学生正确的认识观。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叶圣陶先生一语道出了教学的真谛。教学是一种艺术,然而艺无止境。教师的反馈机智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之一,却是千姿百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现代化的新型的反馈机智之路。

MSN(中国大学网)

【《教学机智》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学机智》读书笔记06-15

《教学机智》读书笔记01-11

《教学机智》读书笔记08-28

机智10-25

利用教学机智提高教学实效09-17

有关《教学机智》读书笔记07-15

课堂教学机智是怎样炼成的10-05

教学机智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07-29

机智的孔融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