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高考作文演练

时间:2021-10-31 16:19:19 高考辅导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考作文演练

    德国著名生理学家隆涅在92岁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奖章。在颁奖大会上,他发表了一个极漂亮的演说:“我发现,出席今天会议的人都希望永远年轻,既然如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节省自己的精力,使自己延缓衰老,青春永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上取得更多的成就。而我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皱一下眉头需要牵动30块肌肉,但笑一下则只需牵动13块肌肉,可见笑一下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皱一下眉头省得多。再说,皱眉头是在紧缩肌肉,而笑在舒展肌肉,两者的功能是如此不同,既然如此,我亲爱的同行,笑吧!”

    笑,是人的生理本能,“笑对”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胸襟气度,是一种对既定现实或顺境或逆境的超越性反思,是一种为寻求某种目标而对现实采取的人生策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境,你是怎样选择“笑对”的,你对这种选择有什么评价?请以“笑对”为题,写一篇作文,或发表见解,或抒情,或编写故事。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准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引】

    所给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这段文字表面上是在说“笑与皱眉头”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不同,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笑对”不是对事情采取的那种无原则、无所谓的“付之一笑”,也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圆滑的“待之以笑”,更不是去讨论这个世界上有笑的分类、笑的历史、笑的哲学、笑的妙用,而是在困境面前经过深入思考之后的一种积极应对的态度的选择。

    这种困境可能是自己的人生或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或转折,也可能是自己阅读中某一个人物所经历的;“笑对”无论是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被某一种事物激发之后的顿悟,还是“潜意识”中的冥冥注定,都应该是思想积极、情感真挚的,不是为了“笑对”而“笑对”。

    材料中故事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而“笑对”与否更多地是发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审题可能更多地关注常态下特定的生活场景,但是有不少文章受寓言故事影响,不是选择现实的或历史的或文学中趋向现实主义的场景,而是用童话的、科幻的、寓言的方式来写,这就需要在写作时,充分注意特定的场景,和扣住人生重要关头的选择发议论或编故事;还有的文章以重大事件(政治、军事、外交等)为文章的核心话题,那么,要把握好“笑对”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可能更是双方对抗的策略了。

  【优秀习作】

                      将进酒

                      邵 顺

  “喝!再饮三杯!今日我丹丘生一定要和李兄痛饮三百杯!”丹丘生边倒酒边言语。

    一旁岑夫子也助言:“今日有我与丹丘兄陪你,再不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好!喝!今天不醉不归。”李白一仰头将桌上的三杯酒一饮而尽,他今日受丹丘生之邀来这山头,喝酒吟诗,好不快哉!放眼望去,山清水秀,阳光明媚,花开枝头,鸟唱林中。

    眼前似乎从天奔泻而下的黄河水,汹涌向前,奔腾不息!他似乎看到了孔子奔波在去卫国的路上,似乎看到了屈原侧立在汨罗江畔作着生死询问,似乎看到了阮籍的狂狷放荡……不由得化作了一声叹息。

    丹丘生看了看李白,道:“李兄定是想到自己被贬出长安的事了,可是我丹丘生也是数十年寒窗苦读,也算有点才学,可是考场黑暗,屡次不中,我辈读书人何用之有啊?”“我又何尝不可悲呢?现任一小吏,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啊!眼见着冤假错案,眼见着贪官污吏,眼见着觥筹交错,眼见着无能为力啊!我这样的小吏又何用之有?”岑夫子抹一把泪,目光投向了亭外纷纷落落的树叶。

    沉思。如同这沉闷的酒。如同压在三人心灵上的创伤。

    风吹处,一支枯枝带着几片落叶飘在李白眼前,恍然间——“错!大错!”李白以他特有的笑笑了起来,“枯枝似无用,成柴则可取暖;烂叶似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谓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现在的悲伤只是生命伴奏的音符,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旋律。只要我们有心,就不愁报国无门;只要我们笑对人生,生命便是无尽的享受、永远的快乐,且听我这首《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好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兄又恢复了那激情四溢、裙裾飘逸了!”

    三人,大笑,狂饮,沉醉。

    翌日,向长安的通衢大道上,李白挥鞭扬马,绝尘而去。

  点评:本文依托于《将进酒》创作的背景为原型,还原出李白创作《将进酒》的过程,是典型的故事新编式的作文。本文带有较强的文学批评的色彩,选取的角度很小,场景很小,而在这个“最富有包蕴性的瞬间”中,我们可以想象出李白的个性。也许是李白的故事传说已被人广为知晓,但作者对这一个“瞬间”的刻画、描摹令人感到陌生,从而能调动起阅读的兴趣。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例如结尾处的两段文字,画面感很强,而意义的指向也很明确。但作者并没有把这些话明白无误地说出来,而是用了一种诗意的语言暗示出来,给读者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此文也是我们如何把阅读材料转化为写作素材的一个典型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