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10 08:37:20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汇总[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3个“倏、瘸、截”。积累词语4个“凄惨、拦截、机警、不约而同”。

  2、联系语境,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形容马鹿叫声的词语和表示“看”的四个词语。

  3、体会马鹿的情绪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从解题入手,抓课文重点,深入学习。

  5、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

  1、积累并理解形容马鹿叫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马鹿的叫声、动作、眼神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师: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情”了。人有情,就连大自然中的动物也有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充满真情的课文。

  2、板书课题:58、马鹿有情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马鹿有什么情呢?让我们打开书,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马鹿有什么情?从哪里看出?

  2、生按要求读课文。

  交流

  说明:

  开放的问题旨在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个性、发展思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

  发展创设条件。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师:课文中还有许多描写马鹿叫声的语句,让我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并用直线划下来。

  2、生按要求默读课文,划句。

  3、交流

  板书:凄惨

  低沉

  大声 叫

  柔和

  欢快

  指名读

  师:不同的叫声表达着不同的情感,让我们共同走进老爷岭,研究它们的叫声吧!

  4、师:联系上下文想想马鹿为什么这样叫?

  5、交流

  (1)凄惨的鸣叫

  师随机引读第3节。(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同桌配合读

  (2)低沉的叫声

  大声地叫着

  出示第6节。(齐读)

  交流

  随机交流:马鹿向前走了几步,停下脚步,他可能在想:……

  马鹿回头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我,好像在说:……

  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说明:

  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真切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激起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与书本之间达到了情感的`交流,产生了思维碰撞,朗读的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6、师引读9-11节。

  师:叫声引起了猎人们的注意,他们赶忙跑到老柞树下观察……

  师:此时大马鹿的叫声是——(柔和的)

  为什么?

  小马鹿呢?

  说明:

  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学生看图;声情并茂的范读;换位思考、拓展想象……)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随机进入课文,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心理揣摩、情感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实地感受,真情地感悟。

  四、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师:大马鹿和小马鹿终于相聚了,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2、出示填空:

  大马鹿和小马鹿终于相聚了, 。

  同桌互说,指名说。

  说明: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展开想象,丰富学生语言的同时培养了语感。

  3、出示:“我们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句中的“这种场面”指的是什么场面?

  生答

  4、师小结。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

  教学方法:活动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

  小组间相互汇报。

  指名说。

  再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

  看图说一说。

  二、应用教学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

  引导按顺序说。

  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

  汇报交流。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交流。

  3、游戏活动。

  (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

  说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首次接触到苏教版的教材,对教材的编排非常喜欢,觉得这是比较接近语文课的一种教材。《秋声赋》在本册课文中被编入第四个文本研习专题:笔落惊风雨。这一安排体现了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在教材处理时会借助对文本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这一专题的编排有一个特点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编者在概括诗词赋时分别使用了这样三句话:“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文以气为主”。我认为诗词文均是作者肺腑喷出之“气”,编者这样说只是一种话语表述的方式,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可把此作为互文见意来理解,绝不能曲解,把这三句话作为三者的不同特点以至误导学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熟悉《秋声赋》这篇文章;

  2、 在朗读中体会赋文的特点;

  3、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初步了解欧阳修;

  【教学重点:】

  同目标1、3。

  【教学难点:】课文的二、三段用语典雅,引经据典,体现了赋的特点。可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学习中很可能会象文中的童子那样“垂头而睡”。

  【教法设计:】

  针对教学目标,本课在诵读的基础上,以问题带动学习的参与,生成课堂。

  【教学过程:】

  一、 以课文在全册的位置分析导入

  二、 诵读

  1、范读,整体感知(如能找到好的.诵读资源最好,否则由老师范读)

  2、学生读,扫清字词障碍

  3、师生边读边议,找出文章的思路:

  夜读――闻秋声――童子所见――欧阳子所感(此为文章主体部分)――童子昏睡

  (在此环节,可顺便解决赋体文的特点问题)

  三、 问题设计:

  1、欧阳子对秋声的描述如此优秀(千载以下,此文仍在传诵即是明证),可童子们为何听得“垂头而睡”呢?

  2、如何才能把“课”讲得更生动,你能帮欧阳子出出主意么?

  [对问题一的讨论,要紧扣文本。在讨论的起始,为了活跃气氛,可以以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来与之比较。可这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要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来突破对课文难点的学习。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

  对文本解读发现的答案举例:

  (1)欧阳子是夜读有感,发而为文;而童子没有感觉,是在欧阳子的指使下被动听“秋”;情感基础不同

  (2)欧阳子采用赋体来形容秋声,童子没有这么丰富的知识积累,故而不懂;文化基础不同

  (3)欧阳子历经沧桑,而童子风华正;人生感悟不同]

  [对问题二,只作为学生对文章学习的感悟与吸收,属发展范畴。如课堂不能完成,也可留作课外作业]

  四、 小结

  本部分为对课文内容短小精致的描述,是老师上课重点“灌”的内容。说到这里,我认为,高中语文课的学习,其精粹内容,对文化的传承,绝对以老师的“灌输”为主,学生讨论,课堂生成都只是为下面的“灌”打基础,以使“灌”的过程自流流畅,水到渠成。仅仅停留在“生成”的课堂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浅层次的课堂。

  五、 作业

  在熟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本详细的注释,翻译全文。

  (本次作业即是对第二课时所做的预习。第二课时预计在第一课熟悉文章、了解作者的基础上,从文字细节上去“读”课文,以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知识积累问题。)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本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前面也学过一些小说体裁的文章,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现在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2.扫清字词障碍。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扫清字词障碍。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及目标。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字词检测。

  四,速读课文,合作完成。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五,探究。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六,小结。

  v 杨志:精细能干,但刚愎自用,对部下蛮横,粗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分化。

  v 吴用: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团结。

  七,课堂总结。让我们记住这些话

  v 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谚语

  v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共有五页插图,分为两在部分。其中第

  1、2、3页为第一部分,第4、5页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共有四幅插图,第二部分共有五幅插图。第一部分教育学生要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第二部分教育学生要爱护图书, 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二、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讨论:如何写好作文?

  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 要持之以恒。

  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

  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二、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

  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

  怎样爱护图书

  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

  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如何修补图书呢?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五、作业: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

  六、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精选]08-24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7-30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精选)语文教案09-16

(精选)语文教案10-02

语文《赵州桥》教案12-05

【经典】语文教案11-03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