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31 08:30:18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合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我的努力方向是:

  1、加强学习常规教育,让每位学生明确我是一个小学生了,言行举止要文明,作业要按时完成。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平时和学生亲密接触,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讲故事,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幼儿向小学的过渡。

  3、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树立劳动观念,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事情干得很少,在校要教育学生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采用的主要途径是让学生当好一天的值日生,培养主人翁责任感。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个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作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 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 ,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 、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 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五)广泛适用性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 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板书: 27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语文教案 篇3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5课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5课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渔歌子》

  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三、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语文教案 篇4

  【预设目标】

  1、学会“全、奇”等14个生字,理解“奇妙、精彩、没完没了”等词语,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预设流程】

  一、导入课文

  看老师写3个字。

  (板书:看电视)

  你认识这3个字吗?一起读──

  (齐读课题)

  看电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明明他们一家人也特别喜欢看电视,他还写了一首看电视的小诗呢!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请你打开书翻到第20页,先听老师来读读课文。

  2、多有意思的小诗啊,你们想读吗?那就请你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学生自由读)

  过渡:

  刚才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现在谁能大声地、清楚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呢?

  3、分段检查读:

  ⑴ 第一段:

  第一段谁来读?看看谁是勇敢的孩子!

  (指名1人读)

  师评:你读得很正确。

  这一段里有几个生字宝宝,认识吗?

  (出示生字卡片)

  全:

  指名2人读。

  奇妙:

  这个词谁来念念?

  指名2人读──齐读

  看来生字宝宝都认识了,那咱们一起读读这一段吧!

  (齐读)

  ⑵ 第二段:

  第二段谁来念?(指名1人读)

  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些字、词很难读,容易读错,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却 换 精彩 关掉 赛 咿咿呀呀 没完没了

  (指名读词后)这个句子你会读吗?

  (出示句子,指名2人读)

  师评:这么难读的句子你都读对了,太了不起了!你也很棒!老师觉得“打盹”这个词特别难读,谁能读准?

  (指名3人读)

  师评:你读得特别准,请你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遍。

  (学生领读)

  (出示句子)那这个句子你会读吗?自己先读读。

  (自由读)

  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谁能读正确?

  (指名2人读)

  师评:不好。愿意再试一试吗?看来这个句子很难读,先听听其他小朋友来,等一会再请你读,好吗?

  (指名1人读)

  师评:好的,你把每一个字都读得很正确。读得很流利,很通顺!看来这一段难读的地方可真不少,认识了这些字,读好了这些词语,现在你一定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了。谁来读?

  (指名1~2人读 果然读好了!──小组齐读)

  ⑶ 第三段:

  谁来挑战第三段?

  (指名1人)

  (出示句子:“好球……直叫”)

  在这一段中这个句子特别难读,但是他也读对了,了不起!现在让老师来考考别的小朋友。

  (指名读──小组齐读)

  ⑷ 第四段:

  下面咱们该念第几段了?

  (第四段)

  在念第四段之前,谁先给大家提个醒,哪些字、词要特别注意?

  (指名说)

  修改 文稿 疲劳 舞蹈 音乐

  (指名1生读,指出多音字,齐读)

  看,这些难读的词语你都会读吗?自己先读读。

  (自由读 指名读)

  你一口气把这些词语都读对了,请你做做小老师吧!

  (学生领读)

  有了他的帮助,现在这一段一定读得更好了,自己再试试。

  (自由读──指名读)

  ⑸ 第五段:

  最后一段谁来念?

  (指名1人读 齐读)

  三、学习第1段

  1、课文咱们都读会了,小朋友在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诗中,这个词语出现了两次。

  (出示:奇妙)

  一起读──齐读

  (板书:奇妙)

  它们分别在课文哪里呢?赶快找到把它们圈出来。

  (生找)

  2、“奇妙”第一次出现在哪个句子里?能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1人)

  出示句子:

  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

  第二次呢?

  (找到后,读一读)

  出示句子:

  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

  3、啊,找对了!在诗的开头和最后2次出现了“奇妙”,那你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吗?

  (指名答)

  4、真聪明!那你能读读这两个句子,把奇妙、奇怪的语气都读出来吗?自己先试试

  (自由读)

  第一句:

  指名读──范读──指名读──女生读

  第二句:

  指名1人读──男生读

  师评:读得好!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可”字。

  过渡:

  丁丁说他们家看电视有些奇妙,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一些奇妙的地方?奇妙到底在哪儿呢?请小朋友再认认真真地读读第2、3、4段,找找看。

  四、学习第二段

  找到奇妙的地方了吗?

  1、(生: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

  你在奇怪什么?能不能说得完整一点、清楚一点?

  (生:不知为啥换成了京剧)

  爸爸看京剧,为什么让你感到奇怪?

  (生答不上来:谁能帮他说清楚这个奇怪?)

  2、哦!这真让人感到奇怪?你是在哪一段找到的?

  (出示第二段)

  3、读出奇怪:

  那你能不能读读这一段,读出奇怪的`语气?自己先读读。

  (自由读──指名2人读)

  老师也想来读,行吗?

  师范读。

  我读出奇怪了吗?那你能像我一样的来读吗?自己再练练。

  (自由读)

  (指名2人读)

  师评:有点奇怪的味道了!我好像看到你脑袋里的小问号了!

  咱们一起读出奇怪来。(齐读)

  4、情境对话:

  现在你们都来当当明明,好不好?来做个“打盹睡觉”的动作吧!

  (生做动作)

  明明、明明,快醒醒!你们刚才不是在看电视吗?怎么看着看着睡着了?

  (指名3人)

  (我不喜欢看京剧。)

  你为什么不喜欢看京剧?能用书中的话来说说吗?

  (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

  可我知道现在电视上正在放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呢!赶快换成球赛,好不好?

  (不好)

  那又为什么呢?

  (指名3人回答:因为奶奶喜欢看京剧)

  哦,我明白了。为了让奶奶看京剧,你和爸爸宁可放弃一场精彩的球赛,对不对?你们真是关心奶奶的好孩子!看来,你们家看电视的确有些奇妙,你能不能再读读,读出奇妙的语气来?

  (自由读──指名读──男生齐──女生齐)

  五、指导书写,小结全课

  1、指导写字:下面我们来写几个字。

  (课件出示:爸 全)

  请你观察这三个字,从结构上看你能发现什么?

  (上下结构)

  是啊,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我们先来写“爸”:

  爸:

  范写:看老师写这个字。上面是个父字头,一撇一捺要写得展开来一些,正好写到横中线。下面是个“巴”。谁来教教老师这个“巴”字该怎么写?

  (指名说,师一边写)

  谢谢你,我们写的时候还要注意,这个字上下两部分一样大,上下平分田字格。

  看清了吗?请你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把个别学生的字拿上来)你看他这个字写得怎么样?

  (指名学生说)

  全:

  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指名说)

  “全”和“爸”在田字格的位置差不多,请小朋友先在书上描一个,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位置。

  谁来说说这个字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指名说笔画的位置)

  有了他的帮助,现在你一定能把这个字写得很漂亮了,自己再写一个。

  关:

  我们要让“关”住进田字格里,怎样写才能让它住得舒服呢?请你观察一下田字格(指名答)

  范写。

  看清了吗?请你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2、我们找到了一个奇妙的地方,还有奇妙的事儿吗?我们下节课继续找。

语文教案 篇5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

  口语交际训练的设计目标:揣摩人物心理,转换成语言表达。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怎么理解蚊子可以打败强大的狮子,却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请学生散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学生概述故事内容。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

  1、请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请学生站起来说出喜欢哪句句子,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后,解释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重点品味的内容:蚊子的语言、动作描写部分。

  *分析品味课文过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讨论、理解的问题:

  1小小的蚊子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狮子?

  2挑战前、获胜后蚊子都吹响了他的小喇叭,这两次的心情分别如何?

  3和狮子比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为何却命丧其手?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适当地穿插口语交际设计

  “当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对这只“阴沟 里栽了船”的蚊子说什么?

  五、延伸体会寓意

  1、我们生活中有蚊子这样的人吗?你们在学习生活有过蚊子的表现吗?

  2、你能再讲一个寓言故事,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吗?

  六、质疑教材

  故事讲的是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为什么课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节“无关”的内容?

  简单介绍寓言的结构特点: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段则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前面为记叙,后面是议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寓言可分为身 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这种结构。

  七、教学建议:教师可带领学生排演课本剧,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从而明确寓意。

  八、作业:必做:写一段有中心的话,其中用上“较量”、“凯旋”、“叹息”这三个词。

  选作:1、假设在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地逃生了。这之后,蚊 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发挥想象续写这个寓言故事。

  2、写一段“用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小故事。

  二、电子课文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 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 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三、备课资料提供

  《伊索寓言》简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 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 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 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 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 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 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世界著名寓言

  寓言既有故事情节又有比喻性质,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借远喻近。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体通俗形象的故事里,尤其适合少年儿 童。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风趣《拉封丹寓言》、深刻的《莱辛寓言》、凝练的《克雷洛夫寓言》都是寓言中的精品。本书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 系列中的一本,精选了伊索、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级寓言大师的优秀作品,配以形象生动的插图,使少年儿童借助引人入胜的精彩插图的帮助,来理解 每一个小故事里的深刻寓意。以自然万物为主角,呈现人生百态,充满着人生智慧的寓言,让人回味无穷。愿每一个小小的寓言故事都能帮助小读者们理解一个寓意 深刻的道理……

  本书选收伊索、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级寓言大师的优秀作品260篇,这些寓言有的已经流传了甚至几百年,但我们今天读起来还是倍感亲 切。我们可以从这些不长的短文和短诗中体味伊索寓言的淳朴、智慧和机敏,拉封丹寓言的俏皮、风趣和生动,莱辛寓言的深刻、激越和时代感,克雷洛夫寓言的丰 富、凝练和绝妙讥讽,从而了解大师们所生活的时代,品味大师们特有的艺术风格,领悟深奥的人生道理。

  语言教学注意

  “ 寓言 ”就是以深刻的道理寄托小故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道理,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只所以简短。它最基本特征在于教训和 讽刺。

  感受形象,掌握语言。因为语言的寓意是包含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之中的,这就要求对寓言的教学必须抓住生动形象的关键语句,找出重点词语,理解这些 语言所描写的形象,并使学生感受和想象这些画面,如:我在教寓言《矛与盾》中,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反复朗读,整体 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如:“吾盾之坚”“吾矛之利”中的“坚”和“利”分别作“坚固”和“锋利”的解释。让学生轻而易举的理解其意。寓言不是简单的比 喻,而是通过一个简短完整的故事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来表现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来想象,使学生对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 的印象。

  四、课内精段练习设计及答案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 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 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 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 ________句强。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是配合单元主题设计的,范围是写一处家乡的风光,或者是记一次春游。内容可以写看到的自然景观:田野、草原、森林、河流、瀑布、高山、峡谷等;也可以写所了解的人文景观:遗址、建筑、园林、碑刻等。

  设计理念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离开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感知身边的景物,并做好观察记录,为习作积累素材。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技巧,抓住景物特点有条理地叙述,表达己的真情实感。阅读与有机结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在观察实践中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乐于,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真情实感。

  3.善于交流和评改,在习作中激发潜能,丰富积累、陶冶情趣。

  教学重、难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家乡一处熟悉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并做好观察记录。

  2.课件:家乡风光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的4课文,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异国风情画卷。我们的家乡就是一座山清水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美丽古城。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美丽的家乡吧!(板书课题:写一处风光)

  回忆中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指名读习作提示,看插图,明确要求。

  2.明确习作范围及要求。

  (1)弄清楚什么是自然景观,什么是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指的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本单元学习的《密西西比河风光》;人文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本单元学习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和《埃及金字塔见闻》。《威尼斯》则是既写了自然景观,又写了人文景观。

  (2)明确习作内容,写一处家乡的风光,也可以写一次春游,写春游也要把侧重点放在景物描写上。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弄清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确定内容指导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打算选择哪一处风光来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并归纳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两类。)

  2.写法指导。

  (1)自然景观的写法指导。

  回忆《密西西比河风光》,思考:密西西比河两岸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密西西比河两岸景色的?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相机:

  《密西西比河风光》是一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密西西比河两岸景色奇伟壮观的特点,将东岸风光与西岸风光进行对比描写,描写时还选取了景物中的典型事物,如“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东岸“大树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小熊,在树下蹒跚;群鹿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突出景物特点。同时,作者还通过精当的用词,华美的语言体现出了两岸不同的风光之美。(教师相机板书。自然景观写法:选典型事物突出特点;运用对比、动静结合等方法;语言华美,用词精当。)

  (2)人文景观的写法指导。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描写人文景观的文章。作者从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每一天几乎都离不开音乐、金色大厅以及盛大的新年音乐会4方面介绍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维也纳作为一座世界名城有许多可写之处,着重介绍维也纳作为一座“音乐之都”的独特风情,对维也纳的

  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一笔带过。全文介绍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是运用“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从文章介绍“音乐之都”的每一部分看,运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方法。

  (教师相机板书。人文景观写法:重点突出,详细得当;按照一定的顺序;见闻结合,叙议结合。)

  注重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通过重温课文的方法,使学生习作有所借鉴,学以致用。

  3.师生共同写法:

  (1)抓住景物的特点;

  (2)叙述有条理,有顺序;

  (3)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

  4弊槟诮涣鳎你打算写哪处风光?

  5敝该说说,你要写的风光有什么突出特点?

  6.学生列出提纲。

  提纲完成后,同组学生互相交流,不足之处及时修改。

  四、学生动笔,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2课时

  一、指名朗读习作

  教师在桌间巡视的过程中,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写的情况,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写自然风光的、写人文景观的,或者写春游的',指名当众朗读,为学生借鉴。

  二、回顾习作要求

  三、指导讲评,完善提高

  1.教师赏评指导。

  教师对巡视时了解到的习作情况进行简要的总体,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评改的要求:

  (1)叙述是否有条理、有顺序;

  (2)是否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

  (3)语言是否生动,有真情实感。

  2.学生自评自改。

  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按照要求独立进行评改,通过自我评改树立的自信心。

  3.学生互评互改。

  (1)同桌之间互评。

  (2)小组内选择一习作共同评改。

  按照评改要求,指出习作的不足和修改意见,同时也标注出习作优点,使学生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讲评展示。

  (1)欣赏式讲评。

  找一名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大家评议,通过欣赏,更好地掌握习作的要求。

  (2)修改式讲评。

  选择一存在问题,需要再进行修改的文章,通过对照评改要求,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明确怎样才能写好这文章。

  5.教师点评。

  6.学生再做修改。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习作讲评,不但使学生明白习作评改的意义,而且掌握评改方法。在自我关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体会习作成功的乐趣。

  三、誉写习作

  四、拓展延伸

  做好准备,以交流自己的习作为主,举办一次“爱家乡、赞家乡”佳作交流会。

  板书设计:

  写一处风光自然景观写法:选典型事物,突出特点

  运用对比、动静结合等方法

  语言华美,用词精当

  人文景观写法: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按照一定的顺序

  见闻结合,叙议结合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

  (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致”是翘舌音,“聋”是后鼻音。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7-30

(精选)语文教案09-16

语文教案[精选]08-24

(精选)语文教案10-02

【经典】语文教案11-03

(经典)语文教案03-28

[经典]语文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