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5

时间:2021-09-29 10:56:09 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5

一、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就要谈生论死,十六七岁,加上我们30来岁,还没有活过生命的一半,7000多字的文章,一节课完成,简直天方夜谈,以前还以整体感知筛选信息揣摩语言等来欺骗我们。

    这篇课文如果不是公开课,起码可以上2个课时。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5

    长课文短教,发现本文无非涉及到作者、地坛、母亲三个因素,文章除内容的浑然一体外,结构上也有一个转接(承上启下)(第二部分的第一段),以此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枢纽。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的--------

     假如有来生,   有四个选择( )

A、幸福的猪

B、快乐的蚂蚁

C、称霸的老虎

D、精明的狐狸

嘿,学生大多愿意当一只快乐的蚂蚁(其实他们在说假话)

聪明的学生想当”既幸福快乐又称霸精明”的动物。超人?克隆?

那么,我说,假如还有一个选择E-------痛苦的人。

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做一个——————痛苦的人!

   二、板书应该都会的吧。

                   地坛(荒芜不衰败)

                   母 爱

      我————————————————母亲

(身残心不残)     报答             (心有余力不足)

这三者最好是三角关系

   三、问题设计:

   1、朱自清先生为什么去荷塘?原因是“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为什么喜欢去地坛?(地坛成了作者情感的寄托)

      假如你心情不宁静的时候,你有那些排遣方式?

   2、地坛的景物色彩是明亮还是阴暗?原因是什么?(我的黑夜比白天多,情-----景)

   3、找出课文里的景物描写,并朗读。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第3段------景物色彩暗淡

第5段------景物透出生机

地坛(荒芜不衰败)

   4、作者在古园里主要思考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出生?为什么要活着?应该怎么活?

为什么要出生?这是上帝的问题,学生容易明白,我只是告诉学生,不要怨天尤人,有的人出生在北京,可能他300多分就可以上北大,有的人生在富贵家庭,可能一辈子都无优无虑。海子如果不是生活在-----或许他不会自杀(更可能他写不出伟大的诗歌)

我没有让学生回答为什么要活着?

我设计这样的问题:

假如你必须舍弃,你会先舍弃或最后留下什么?(   )

A、母爱

B、爱情

C、友情

D、事业

E、金钱

F、健康

或许,每一个都重要,但母爱都往往是最后,然后自然引申到----母爱

   5、“苦难”的意义探讨,联系现实,让学生有面对苦难的思想准备。

   可以联系“佛教的生老病死等八苦”!

第二课时,让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在放声朗读、反复朗读中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学生闭上眼睛冥想,从课文内容到自己,自己的生命认识,自己的家庭、亲情,自己对残疾人的认识等。冥想五分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生命,尤其是了解了作者史铁生的不幸与奋斗历程后更是反省自己;有的同学重新看到了父母的爱,原来与父母有隔阂的,在深思中看到了父母朴素而又伟大的爱,认识到自己的父母 可能卑微,可能愚昧,但对了女的爱却是伟大的不容置疑的;有的同学看到了作者的艰难,责备自己在生活中对待残疾人的冷漠,更悔恨由于无知曾对残疾人做出的愚蠢行为;有些学生还写出赏析,从内容到语言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点评。

一篇好文章可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把重点放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上,语言特色只点一点,有兴趣的自己课下体会。整个学习过程我只给出方向,组织活动进行,没有教,只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的语文理解、评价、赏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对生活的思考很深入。

   四、 我个人觉得,从文学角度探讨人生,理解活着的意义终究是不完美的,只有在佛学里才能真正解决“终极”问题。应该说史铁生《我与地坛》与余华的《活着》对生命的认识基本一致,还没有超出存在主义哲学,甚至连虚无主义都够不着。作者参透活着的含义并不是真正“活着的意义”。

补充:

活着的艰难,艰难的活着

——余华《活着》

进入九十年代,开始对一些小人物进行贴近生活本身的观察和审视,提供了一种以平实坚忍的民间视角来反映平峻艰难的现实生活的可能途径。

一、活着的艰难

《活着》这部作品,通过展现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的波浪,宣扬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可能的态度。老人福贵在“我”面前展开讲述他的一生,从抗日战争到现在,历经了无数的沧桑,也看过许多人的死亡,而他仍活着,并且还可以回忆。他本身是一位地主少爷,在年少的时候,以一个浪荡子的面目又嫖又赌,无所不为。抗战后,他在赌桌上输光了一百亩地的家产,沦落到社会的最低层。父亲在痛骂儿子后,挺直腰板,变卖家产、还清赌债后随之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大便时从粪缸上掉下来,死了。母亲重病的时候福贵进城请医生为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两年后,他回家时,母亲早已病死。熬过了三年大饥荒,儿子有庆死了,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