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系统论在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中的运用

时间:2021-10-02 10:49:13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系统论在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中的运用

系统论是本世纪40年代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等人创立的。它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精 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辩证发展图景,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和实际运用。这种新的方法论, 首先运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进而推广到社会人文科学与各种边缘科学的研究。

系统论在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中的运用

    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关联的元素的集合”,即由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 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一切事物都作为系统而存在,系统性为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历史知识及其学 科更具有突出的系统性特点。所以,运用系统论研究历史及历史教学,更具有方法论意义。这里,只谈如何运 用系统论诸原则,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整体性原则。这是系统论的核心。它认为,系统是由诸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个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并非其诸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诸要素组成为一个整体以后,这个系统就产生了其诸要素所没有的 性质和功能。换句话说,整体与部分存在质的差别,部分组成整体以后,就扬弃了部分的质,整体则呈现一种 综合性的新质。亚里斯多德把系统的这一整体性质,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贝塔朗菲肯定了这个 古老的哲学命题,认为它在今天仍然正确。下面就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来说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作 为一个系统包括下列诸要素:

    ┌─前提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 ┌─资金: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原因┤ 可能条件┤ 雇佣劳动力:圈地运动

    │ └─技术:工场手工业技术积累

    └─必要条件: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上列诸要素都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导致工业革命;只有在上列 诸要素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才能产生整体效应,使工业革命臻于成熟,而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看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要辩证地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要把眼光只放在个别 事物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树立整体观念,从系统整体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局部现象,以便正确地认识局 部的地位和作用。据此,我们在历史学法指导上,就要让学生学会综观历史,从宏观上认识历史,掌握历史发 展的总体关系。所谓总体关系,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今中外的历史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一般来说,大都贯穿着一条或几条主 线,如: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有三条主线: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 史。1949年以后的中国现代史有两条主线:新中国的崛起史(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 党的探索史(指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上述各条主线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这就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环绕上述基本线索组织史实,使学生头脑中混杂的知识有序化、系列化,并使学生深刻认 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又如关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基 本线索,可用两句话来概括: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帝国 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亡,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走向胜利的历史。这就是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据 此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撑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 社会主义又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