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雪融化了--追随孩子的兴趣

时间:2021-10-05 19:21:26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雪融化了--追随孩子的兴趣

(梁丰幼儿园   张蕾)

雪融化了--追随孩子的兴趣

  案例:冬天,难得一见的下雪让孩子们欣喜无比,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玩得不乐乎,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手中拿着雪不愿丢掉,我就提议用盆装满放到温暖的室内,当雪融化时,我故意开玩笑地说:“咦?刚才盆里明明装满满的雪,现在只有这么一小堆,这是怎么回事?”许多孩子天真地向我保证他们没有动过,有一些孩子只认为雪开始融化了变成水了。于是,我便让孩子们每人拿一个杯子装满雪,并引导孩子们思考:雪融化后杯子里会有多少水?大多数孩子认为会有一杯水,我就说:“真是这样吗?我们等等再说吧!”孩子们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连一些平时调皮好动、好像对任何事情都漫不经心的孩子也都纷纷把杯子放到他们认为雪融化最快的空调吹到的地方,并守在自己的杯子旁边观察,结果出示他们的意料:一杯水只融化成一点点水。有的孩子不相信,就再次装满雪去融化……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一个个瞪大了小眼睛,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去找答案。第二天,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带回了一个个自己找到的答案……

     反思:在上面的这个案例中,老师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追随孩子们的兴趣,顺势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孩子们都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孩子们在这样一个自由空间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创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从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积累了有关雪与水的经验,而且还发展了观察、测量、比较、描述、推理等多种能力,并学习用自己独有的方法探索学习。

  1、尊重孩子。教师在孩子们在玩雪后不愿离开时,及时发现了教育信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适时地提出了建议,把雪带回活动室,在孩子们的兴奋点中抛出了问题,让孩子们猜一猜,再让孩子去实验,去求证。教师设法将自己变成孩子,走近孩子的世界和孩子融成一片,抛开“教师大人”的身份,蹲下来与幼儿交流,接近幼儿的生活,去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从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教师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因势得导让幼儿在参与教育中来发挥交互作用,孩子们把自己探索的结果和小伙伴们交流,不光增加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习到了新的学习方法,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了快乐和成功。

  2、相信孩子。在孩子提出问题后,老师充分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自己找答案,在老师的信任中,孩子们带回了自己求证的结果。所以,相信孩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会有出乎意料的成长。作为教师在平时要耐心细致地听完孩子的每一句话,用心体会幼儿的感受,对幼儿发出的信息和行为动作,要积极赞美和鼓励,要以欣赏的目光,适当的语言,诱导幼儿自主学习,抓住契机,发现孩子的兴奋点,充分利用并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地探索学习。帮助幼儿树立信心,真诚地成为幼儿的朋友。

  3、追随孩子的兴趣。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抓住了孩子们尽情玩耍,不肯离开的时机,也就是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生成了问题,在孩子们的问题中,老师又耐心地等待,教师的等待也是给孩子们学习的空间。在这个案例中,面对孩子们一个个充满好奇的目光,老师没有把答案好心地告诉孩子们,而是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去探索,老师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在等待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了问题,在老师耐心的等待中,孩子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又一种方法,在等待中,孩子们互相分享了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件,追随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另外,老师要学会等待,等待也是开放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好时机。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老师虽然口里常常讲着新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以自己的惯有模式去教育,去思考。

  1、教师的某些“善”举,扼杀了孩子的创造火花。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老师的灵活、机智可以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细小的环节中得以体现。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揣摩幼儿的心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及进发现孩子的兴奋点,保护幼儿可贵的创造火花。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师对幼儿心理特点掌握不够,对幼儿的一些出格、新奇的表现和想法总是加以制止,怕添乱、怕影响教学效果,幼儿的创造火花也就被老师的“善”举扼杀了。

  2、教育理念的改变还没有落到实处。

  孩子与成人不同,他们有强烈的参与环境的尝试动机和尝试行为,他们的尝试行为大多带有冒险、反常态的特点,由此也带来某种不合常理,成人无法理解。有时,尽管孩子的尝试行为还很幼稚,但对于创新意识的尝试验行为即使的缺点,尝试是失败的,也应该宽容、理解,并通过鼓励、帮助,给予孩子继续探索的信心和机会。

  我的思考:

  我是一个工作了二十年的的老师,对于以前的教育方法有了根深蒂固的心理基础,虽然学习了一点新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想在点点滴滴生活工作中渗透着新的教育理念还有一段路要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时提醒自己反思:我是否看到了孩子们的真正的发展需要?孩子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学习?我是否追随了孩子们的学习趋向,及时提供孩子自主学习的材料?作为老师,只有时时不忘反思,天天都有思考,新的教育理念才会常记在心,才会不自觉地支配自己的教育行为,给孩子创设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孩子获得最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