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以成果为目标促进作文的教与学

时间:2021-10-02 15:01:3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以成果为目标促进作文的教与学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从知识的讲授到能力的训练,都应当是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种有“形”的超越。这个“形”,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达到某种水平的文章来得到体现的。

以成果为目标促进作文的教与学

    指导学生写出达到某种水平的文章,就不再是软指标,而变成了十分明确的硬指标。就像跳高场地上必须跨越的明确的数码一样。教师和学生因而也就有了测试自己自身水平的具体尺度。这对教师的能力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无疑是个促进。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活动的特征之一,是活动内容必须物化为具体的成果,才能脱离活动主体(学生)而获得独立存在的资格。所以它是一 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活动。

    以成果为目标,促进作文的教与学,便把训练成果提到了首位。训练是否有效,作用是大是小,得到了具体而实在的检测,这就能准确发现训练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便于针对性地扬长补短,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而增强其自觉性。

    作文教学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硬件,如果教师本人弄不清这硬件的具体特征、写作要求、容易出现的病症和医治病症的办法等等问题,那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为有效指导的前提是中肯的指导意见。似是而非的空话或者套话都是不中用的。

    这种情况对教师来说,当然是一种压力,会迫使教师不断地自觉地更新知识,想方设法思索训练的手段,全心全意地去精心组织教学的全过程,努力追求理论与实践的逼近,不停地练习写作,进行“下水”探索。久而久之,教师的创造性也许就逼出来了。课堂讲授就不会以原原本本传达教材为满足,就会以有效的指导为出发点,把力气化在对教材的理解上,就会极力追求理解的准确深刻和表达的深入浅出。

    从学生角度来看,成果意识的正效应也同样显而易见。它不仅是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把竞争机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