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分析手法类诗歌鉴赏题备考指要

时间:2021-10-31 16:17:17 高考辅导 我要投稿

分析手法类诗歌鉴赏题备考指要

考点阐述

分析手法类诗歌鉴赏题备考指要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2007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对表现手法的考查题型主要有:

一、填空判断

    这是诗歌表现手法考查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熟悉各类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具备一定的辨别判断能力。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即铺陈叙事;比即打比方,如《硕鼠》中用硕鼠比喻贪得无厌的统治者;兴即“欲言此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语),如《孔雀东南飞》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引出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这首诗叙述了古代妇女采芣苢的劳动场面,用“采”、“有”、“掇”、“捋”、“袺”、“襭”这些动词,重章叠唱,将场面写得栩栩如生。显然这里是铺陈叙事,因此此题的答案为“赋”。

  二、辨析诗句的手法

    即抽出诗中的某一句,让考生辨析其表现手法及作用。辨析的关键一是“辨”,即要善于判断;二是“析”,即要学会扣住诗句分析。具体要结合题目要求去考虑,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诗见上期):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这句描写了诗人送别友人之后所见之景,景中包含着对友人的惜别、关切之情。因此用了古诗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题目没有让分析,只要辨别出来就行了。再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这一题不但要辨明诗句的手法特点,还要进行分析。“马前桃花马后雪”诗句巧妙地以“马”勾连“桃花”与“雪”两个事物,采用借代手法,以桃花代家乡温馨美好的生活,以“雪”代塞外严寒的生活,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读之令人心酸。

  三、分析形象的写法

    所谓分析形象的写法,即要求考生分析诗词用什么样的手法突出所写形象的特点,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题为《咏鹰》,可见鹰为作者在词中所吟咏的形象。一般说来,诗词描绘形象的方法不外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正面描写好把握,侧面描写一般常借助于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对象的特征。这首词上片并非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四、分析抒情的方式

    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分析诗词的抒情方式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常出现的内容,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苏诗《海棠》的后两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抒发了作者对花的挚爱之情。诗人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花比作人,写诗人唯恐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从而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五、比较手法的异同

    命题者有时也会出两首以上的诗词,让考生分析其表现手法的异同,较在一首诗中找表现手法难度要大些,要求考生具备辨别的眼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这道题异中求同,问考生它们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读全诗,不难看出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将宫内与宫外(或空间)进行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将今昔(或时间)构成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上面是考查异中求同的方面,现在再来看看同中求异的题目,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席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这三首诗词曲都写了燕子的形象,突出了兴亡的主题。但各自抒发感情的方式有所不同。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备考指要

    诗词创作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一)抒情方式

    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它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情感的方式,这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托物言志。

    以上三种抒情方式属于间接抒情方式。此外还有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借助任何事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方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的抒情方法即是直抒胸臆的方式。

  (二)描写方式

    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